-
徐志昆紫光展锐前瞻标准中心副主任
紫光展锐前瞻标准中心副主任
-
严学强华为技术公司无线技术实验室技术专家
华为技术公司无线技术实验室技术专家
-
杨平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教授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教授
-
杨立中兴通讯 6G技术预研总工
中兴通讯 6G技术预研总工
-
杨宁oppo研究院标准部部长
oppo研究院标准部部长
-
杨倩倩浙江大学研究员
浙江大学研究员
-
杨鲲南京大学智慧网络与通信研究院院长、欧洲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
南京大学国家特聘教授,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者,博士生导师;兼任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数能网络实验室主任。他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获得工学博士,吉林大学本硕。在于2003年到英国Essex大学任教之前,他曾在UCL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于多个欧盟项目。他的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无线网络和通信、通信-计算-感知的融合、人工智能赋能通信网络等;在国际核心期刊和主要会议发表论文400多篇, 多国专利30多件。IEEE InterCloud创始成员及六个执行常委之一,从2019年起担任世界移动大会WMC GSMA GLOMO大奖(业界著名的巴奖)的评审专家,多个IEEE 期刊副编辑(如WCM, TVT, TNB等),IET Smart Cities 期刊副主编,IEEE通信协会杰出演讲者。杨鲲教授是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院士MAE,IEEE Fellow, IET Fellow, ACM杰出科学家。
-
杨婷婷鹏城实验室研究员
鹏城实验室研究员
-
Ye Geoffrey Li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教授、英国皇家工学院院士
李烨教授研究方向是联邦学习与通信(Federated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s)。联邦学习(Federated Learning)由于其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潜在的应用前景,在无线通信和机器学习领域越来越有吸引力。与很少需要通信资源的其他机器学习技术相比,联邦学习利用中央服务器和分布式本地客户端之间的通信来训练和优化模型。因此,如何有效地分配有限的通信资源来训练联邦学习模型对性能优化至关重要。目前李烨教授是该领域的卓越研究者。
在2020年加入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之前,李烨在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担任了20年的教授,并在美国新泽西州的at&t实验室(前身为贝尔实验室)担任了五年的首席技术人员。在无线通信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领域,他做出了关键性贡献,建立了无线网络中资源合作的框架,并将深度学习引入通信。围绕上述领域,他发表了600多篇期刊文章和会议论文,此外还获得了40多项专利。他的出版物被引用了67000多次,几乎每年都被Clarivate/Web of Science列为高引用研究员。
李烨因在无线通信信号处理方面的贡献而当选为IEEE Fellow和IET Fellow。他获得了2024年IEEE埃里克·E·萨姆纳奖和IEEE信号处理、车辆技术和通信协会的多项奖项,包括2019年IEEE ComSoc Edwin Howard Armstrong成就奖。
-
殷晓曦通号低空公司通信事业部无线产品研发总监
通号低空公司通信事业部无线产品研发总监
-
余建军复旦大学教授
复旦大学教授
-
俞文杰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
-
袁雁南vivo通信研究院预研专家
vivo通信研究院预研专家
-
张川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紫金山实验室课题联合负责人
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紫金山实验室课题联合负责人
-
张健海格通信 未来技术探索实验室副主任
海格通信 未来技术探索实验室副主任
-
张建华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网络与交换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网络与交换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
张钦宇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
张世杰银河航天首席科学家
银河航天首席科学家
-
张雅鑫电子科技大学高新与国际合作处处长、科研院副院长、长江特聘教授
电子科技大学高新与国际合作处处长、科研院副院长、长江特聘教授
-
张振宇小米集团标准专家
小米集团标准专家
-
钟祎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
-
周盛清华大学副教授
清华大学副教授
-
周婷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副院长
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副院长
-
朱伏生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院长
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院长
-
朱少豪中兴通讯高级系统架构师(无线&算力)
中兴通讯高级系统架构师(无线&算力)
-
朱晓荣南京邮电大学教授
南京邮电大学教授